洛杉磯:停止發展地鐵、停止建造新的高速公路、提高交通建設資金的使用效率,美國人既要發展交通,又要經濟效益。
作為美國的第二大城市,洛杉磯的城市發展和交通有兩個鮮明的特點。首先,洛杉磯都會區呈現多中心的城市空間結構,市中心的重要性相對較低;其次,私人汽車交通在洛杉磯城市交通中占絕對主導地位,公共交通占的比重極低,僅占總出行量的3.4%。
![](/news/yjpl/10301/pic/0123icq8_3.jpg)
為了迎接未來的交通挑戰,洛杉磯制定了長期交通規劃,旨在實現4個戰略轉變。
第一個戰略轉變是大力發展低成本的快速公共交通系統,停止發展地鐵。地鐵造價太高,且該市多中心、分散型的城市空間結構使得地鐵的乘客量太低。造價低廉的快速公共交通比普通公共交通節省出行時間20%左右,未來洛杉磯都會區將形成26條快速公共交通線路組成的一個網絡。
第二個戰略轉變是積極建設共乘車道來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停止建造新的高速公路。共乘車道只能允許2個人以上共乘的汽車使用。
目前洛杉磯都會區擁有單向共乘車道約610公里,隨著今后25年里320公里新增公乘車道和連接線的建成,每天將有100萬以上共乘出行者使用共乘車道。由于成本、環保、征地等方面的原因,新建高速公路變得不太現實。
第三個戰略轉變是開發應用智能交通系統,提高交通系統管理水平。智能交通系統技術在洛杉磯應用的一個實例是洛杉磯自動交通監測和控制中心,同傳統的交通信號控制技術相比,該自動車輛監測和控制系統平均減少出行者12%的出行時間,32%的交叉口耽誤,和30%的交叉口不必要停車。
第四個戰略轉變是加強交通建設資金的規劃、運用和管理,提高交通建設資金的使用效率。只有最符合評估標準的項目才能獲得洛杉磯大都會交通局的經費資助。5項評估標準包括項目在區域交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投資效益比例,對公共交通系統的影響,項目必要性,項目前期準備狀況。
[上一頁] [1][2][3][4][5]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