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auto原創文章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日前瀏覽了《再問中國:汽車何時才能走進尋常百姓家》一文后,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我是一個車迷,正在渴望擁有一輛自己的汽車,但對我國的汽車和市場非常失望。
記得去年有一次,去看車展,看到一輛國產的轎車,價格是13萬左右,我感覺還是貴。一旁的導購小姐說:
“很便宜的啦,才十多萬。”
“這個車入完戶和上完保險,10萬塊錢以下才差不多。”我說。
“不可能,你不看我國的首席汽車評論專家賈新光說嗎,我國的小轎車的價格已到了底線,不會再降了。”導購小姐說。
“小姐,你知道13萬元是個什么概念嗎?那是一個中國普通農民一輩子也賺不到的數目;也是一個普通老百姓20年不吃不穿才能賺到的錢。你這個車不是奔馳、寶馬,是經濟型的百姓車。”我說。
“……”她啞了。
今年9月,那款13萬的車降到了9萬左右。
看吧,曙光在前面!
我們再來侃侃質量。
我是不可能有很多錢、時間和精力去3、5年又換車的人,就象娶老婆一樣,希望盡可能娶回一個美麗、勤快、健康、青春永葆的女人陪伴著自己。可是你看我們的國產汽車,新的時候就不怎么好看,一兩年后就是毛病不斷要花錢治病,更可氣的是才“娶”了5、6年的“老婆”已經變成一個70多歲的老太婆了……看著也心酸,是嗎?
我1994年買了一輛“洋”摩托,到現在已經10年了,還光潔如新且沒有什么毛病,騎上它讓我精神氣爽;再看看那些同事同年買“土”摩托,現在就象是一個70多歲、衣服襤褸的病號老婦人。你攜著那“老婦人”逛街,心情任何?
你也許會說,價錢呢?一個2、3萬,一個1萬多,能比嗎?且慢,我想問: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認為是關稅造成的、 是我們的汽車工業廠家不爭氣造成的。怪誰?難道怪外國汽車企業嗎?……怪我們不崇尚科學、不尊重知識、不愛創新吧!
看吧,還有廠家為一輛車賺30%以上的利潤而沾沾自喜;還有廠家在東敲西打能生產汽車而洋洋得意;更還有的廠家與外國企業混血后搞不清自己是誰,搞不清誰是上帝、誰是他的衣食父母了。
[1]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