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敢坦言降價,無非是商家一些商業謀略的自我困繞:說降價,就是我產品的市場份額不行了;說降價,就是我產品質量比以前差了;說降價,就是我的市場競爭力不如市場伙伴了;說降價,會削弱我產品在市場的號召力和品牌信任度了……等等。
而這些心理表現,往往是聰明人的自作聰明。一般而言,經濟規律的核心是價值規律,商品供大于求,對非寡頭性廠商來說,就必須降低價格。就國內市場而言,我國汽車市場是一個充分競爭市場,還沒有寡頭性廠商,市場調節對于價格的作用十分靈敏而且表現充分。無論是提價,還是降價,你按照市場規律來行事,就完全沒有必要抱著琵琶,決不“坦言降價”了。其實,降價是市場競爭充分的結果,在你的產量規模擴大之后,即使按新低價格出售產品,你依然能獲得巨大的規模利潤,這,又有什么不好呢?降價的底限,是你的邊際收益低于你的邊際成本。通俗地說,就是賠本了,那樣的買賣誰還會去做?
應該說,中國汽車市場是一個供應充足但發育又不完全的市場,再經過若干年的市場整合和汽車工業的發展,我國汽車市場必將更加規范,更加講究公平和效率。那個時候,降價或者提價,決不會被當作一個巨大的產業話題說來說去了。
[上一頁]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