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是萬能的嗎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國內轎車價格調整對拉動消費的重要作用,已經得到有關各方的一致肯定。北京北方汽車交易中心的一位經銷商說:“自去年以來,市場上轎車銷售一直很火,我覺得與價格下降有很大關系。”一位市場專家也說,國內轎車市場價格彈性還處于較敏感的階段,轎車產品價格過高的事實仍然存在,價格戰仍然會是今后一個時期市場的“重頭戲”。
但是,任何市場環境中,降價都不是萬能的。
把產品價格當作企業的營銷手段之一,曾是營銷思想的一大進步。正如其他營銷手段一樣,價格手段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一次、一時的降價行動由于不需要更多的獨特性資源來支撐,所以非常容易被對手模仿。而任何策略或者行動,一旦被對手模仿,就會失去差異化優勢,進而失去超額利潤甚至降低平均利潤。
市場分析結果表明,今年上半年,國內市場降價的轎車中,既有銷售量大幅增長的,如帕薩特、風神、賽馬、北斗星等等;也有增長不明顯的,如夏利、奧拓、寶來等等。這說明,對于不同的產品,價格彈性大不一樣,一味采用降價手段,效果也不可能相同。
從根本上講,降價只能獲得短暫的“市場競爭力”。北大光華管理學院胡健穎教授認為,市場競爭力并不等于企業競爭力,短暫的市場銷售能力更不能與企業長期競爭力相提并論。因此,企業除了關注價格策略之外,更應該集中注意力于企業的戰略與組織、管理與技術創新、人力資源與企業文化建設等等“非體制因素”。( 中國汽車報)
察看評論詳細內容我要發表評論
[上一頁] [1][2][3]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