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與奔馳于9月8日公開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當天,媒體立即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北京市市委有令,禁止北汽接受采訪,禁令至今未解。奔馳方面的有關人士倒是在現場站立著接受了國外記者的短時間采訪,也說得頗簡單。
不能多說的原因很多,其中一條是雙方的談判還沒有進行完。簽約的第二天,北汽控股公司董事長安慶衡、北京吉普公司中方總經理童志遠等有關人士即趕赴德國,繼續與奔馳談判。急于簽署框架協議的目的之一恐怕是告訴外界,奔馳這朵名花有主了。
奔馳中意北京是剛剛看準了的
![](/news/yjpl/medium/10310/pic/031010_benz_010.jpg)
想跟奔馳合作的企業太多了,在北汽之前,奔馳還與一汽、廣汽、東南等公司談過。特別是一汽,早年曾組裝過奔馳轎車。大約于1988年,原一汽集團公司總經理耿昭杰曾專門訪問了奔馳公司,與對方談過合作問題,希望運用奔馳的技術改造紅旗轎車。無奈奔馳當時沒有在中國生產轎車的打算,原本門當戶對的兩家沒有談到一起。
如今,奔馳才真正看準了中國這最后一塊汽車大市場。在北汽與奔馳簽約儀式后,記者請安慶衡用一句話概括北汽與奔馳能夠談判成功的主要原因,安慶衡說,這個項目既符合北汽的長遠戰略,也符合奔馳的全球戰略,奔馳終于將戰略重心放到亞洲,放到中國,放到北京了。
下一步,北汽與奔馳項目就等待著政府部門的審批了。這一次,人們不太關注審批的事,畢竟北汽與戴-克早就合資建立了北京吉普,增加一個奔馳轎車似乎比較順理成章。恐怕北汽福田與奔馳成立卡車合資公司要費點兒周折。
奔馳一進來,人們不禁感嘆,大的跨國公司還有哪個沒進來?已合資的企業歡欣鼓舞,沒有合資的企業誰能想像他們的心情?
[1][2][3][4]
[下一頁]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