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教授認為:第一,車輛剎車距離與摩擦力有直接關系,剎車時,車輛的輪胎與地面發生滑動前的臨界點是摩擦力的最大值,大力剎車后如果車輛發生滑動,摩擦力減小,剎車距離加長;第二,當車輪鎖死后,方向不起作用,車輛是按慣性方向的軌跡運行的,車輛處于失控狀態,事故隨時都可能發生。

提示:剎車時要保持最大的摩擦力,使車輛在最短的距離內停下來。這種剎車方法的另外一個優點在于剎車時車輪未抱死,方向可以有效地動作,車輛在可以控制的范圍內,可繞開正面的障礙物。
■4.拐彎或并線先看反光鏡——危險不打折
有的人在拐彎或并線時先去看反光鏡,其實這是錯誤的習慣。正確的做法是先扭頭看一下車的后面,然后再看反光鏡,因為,有時反光鏡調節得不好會有死角現象。此外,轉向燈打開后會使靠近自己的車輛增加提速或放慢的幾率,僅從反光鏡不能進行正確的判斷。

一些開車經驗豐富的老司機告訴記者,如果開車時,您以為什么都能看見那就錯了,因為凡車就有盲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盲區往往在車身附近,平時一些交通問題很多是由此而產生。您在并線時如果只是簡單地瞄一眼反光鏡就打輪那可太危險了,很有可能會漏看盲區位置的車和人。作為后果極有可能導致事故。另外,不同的車反光鏡的視野也不同。
提示:在并線或拐彎時,一定要做一個標準的回頭動作。
■5.安全帶搭在身上不扣舌——安全無保障
眾所周知,開車時系好安全帶尤為必要,這是一旦實施緊急制動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安全帶同汽車上的其他重要設施一樣,同樣要經常使用和養護。有的人為了應付警察,只把帶子搭在身上不扣舌,這樣一旦發生撞車,安全帶就難起作用;還有的人系安全帶時穿過厚的衣服,或懷抱物品,或讓安全帶壓在堅硬或易碎的物體上,如衣兜里的眼鏡、鋼筆、鑰匙鏈等,這樣容易使安全帶損傷,無法發揮正常作用。還有的人在安全帶承受過強拉直負荷后也不及時更換。有關汽車設計人員稱,這樣的安全帶即使看不出損壞也應更換,更換新安全帶時,應采用原車配產品,以免影響其功能。
提示:安全帶用過后或座位上無人時,應將安全帶送回卷縮器,使扣舌處于收縮位置。另外,安全帶還必須與座椅配套安裝,不得隨意拆卸,車與車之間也不應互換。
下一篇:“毀車有道” 毀車駕駛習慣大全
[上一頁]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