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7月份,全國轎車銷售量達到了58萬輛,同比增長了近40%,超過了1999年全年銷售量的總和。專家分析認為,整個市場有可能會超過100萬輛,這是中國轎車市場有史以來銷量最高的一個年份。
去年年底的時候,各權威的預測機構包括像國家信息中心、羅蘭貝格、科爾尼,甚至像麥肯錫在中國的咨詢機構等,對今年轎車市場基本預測的量差不多是在85萬輛。這個數字的測算依據為:今年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第一年,市場上來自于進口車的壓力可能會非常大;第二個因素是價格的影響,可能會影響到整體市場的運作。
如何看待這樣快速的增長,市場人士分析認為,進口車方面的影響暫且可以忽略不計,雖然今年是加入世貿組織以后的第一年,但是由于國家仍然在執(zhí)行嚴格的進口車配額的限制,通過許可證這樣的方式,還有一個壁壘,估計到今年年底之前,進口整車數量大約在8萬輛左右,對整體市場的影響不是很大。
就國內經濟發(fā)展而言,影響今年整個轎車市場有以下幾點因素:
R值指點需求狀況
今年我國GDP的增長保持著較高的勻速的增長勢頭,上半年的GDP增長是7.8%,比去年下半年的GDP有所增長。在這種狀況下,消費者消費心理趨向強化。
有關部門與國家信息中心聯(lián)合做了“如何解釋中國轎車市場未來的發(fā)展趨勢”的課題。定義了一個被稱之為“R值”的概念,它是車價與人均GDP的比值。專家發(fā)現(xiàn)R值在3至2之間的時候是轎車大批量進入家庭的開始。亞洲的市場,像泰國、馬來西亞、韓國、日本都有類似的規(guī)律。
我國由于這幾年隨著生產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競爭的加劇,車價下降是一個必然趨勢。車價在往下走,而人均GDP值又在不斷地往上走,分母變大,分子在變小,使R值迅速向3的位置逼近。日本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的時候,R值到了3這個水平。而恰恰在這個時候轎車開始大規(guī)模地進入家庭,同時這種經濟的發(fā)展水平也已經足以讓它成為引起世界注意的國家,1964年日本第一次承辦了奧運會。韓國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的時候,R值開始接近3的,也就在這個時候轎車開始大規(guī)模地進入韓國的家庭,恰恰在這個時候韓國也舉辦了奧運會。按照國家信息中心預測的結果,大概在2009年前后,正是我們國家轎車大規(guī)模進入家庭起始元年,那個時候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舉行。把奧運會與轎車進入家庭聯(lián)系到一起,恰恰是它跟經濟的發(fā)展有著密切的關系。
當然,還應該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國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性,東部、中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整個經濟發(fā)展是相當不平衡的,這種不平衡導致了平均水平R值在全國范圍到2008年或2010年才啟動。
新老品牌各具魅力
新產品或新品牌的進入,在很大程度上拉動了市場的增長。2001年1至7月全國銷售了近42萬輛車,而其中老品牌賣了將近40萬輛,新產品實際上并不是很多。今年1至7月份全國轎車銷量58萬輛,增長了39.9%,其中新的品牌占到9%。
去年年底有關權威機構關于今年月銷售量的預測,除了一、二月份跟預測值比較接近以外,其他的月份幾乎月月遠遠高于預測值。到了今年7月份,全國轎車月銷售量第一次突破了10萬輛,其中,一汽-大眾月銷售量第一次突破了2萬輛,與上海大眾一道成為我國兩個月銷量過兩萬輛的企業(yè)。
一汽-大眾今年1至7月累計銷售了轎車110529輛,同比增長55%,市場份額由過去的17%提高到18.8%。在全國轎車銷售量中,各個廠家對全國轎車的增量貢獻度,一汽-大眾排名第一位,同比凈增量39000輛,也就是說接近四萬輛車的水平,它的增量貢獻度達到23.5%。排在第二位是上海通用,增量貢獻度為19.2%,主要是靠賽歐拉動的。排在第三位、第四位是奧拓和安徽的奇瑞,應該說奇瑞這匹黑馬跑得還是非常快的。神龍公司排在第六位,增量貢獻度為6.1%,上海大眾增量貢獻度在這幾個廠家里邊排在倒數第二位,只有3.2%的水平。
面對不斷推出的新品,以及從價位上看,老產品面臨著比其他車型更大更多的壓力。以捷達為例,今年“老三樣”都面臨著大量新車型的擠壓,再加上捷達轎車一直保持價格穩(wěn)定,因而對捷達來說面臨著車型、價格雙重的壓力。但是今年上半年捷達轎車卻交出了一份業(yè)績驚人的答卷:捷達每個月銷量在一萬輛這樣的水平上運行,連續(xù)五個月銷售都是過了一萬輛,到現(xiàn)在為止捷達轎車同比增長達到24%。在北京現(xiàn)在已經連續(xù)18個月銷售量排名第一。按照現(xiàn)在市場運行的情況來看,今年銷售超過11萬輛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