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刷器片也不能互換
有業內人士這樣評價烏諾,驚喜的銷售價格、昂貴的零配件是烏諾賺取利潤的不變策略。
的確,烏諾可以與其他車互換的零部件特別少,不用說與通用、大眾旗下的車型,即使是烏諾與菲亞特127、鵬托(Punto)等換代車型之間,烏諾與國內已開始量產的英格爾、派力奧之間,派力奧和派力奧周末款之間也無一例外,大到保險杠、球籠,小到三濾、火花塞、雨刷器片都不能互換。
烏諾化油器維修包的報關價大約是28美元,在國內市場銷售價曾達到350元。維修時主要是使用里面的紙墊。一個溫州加工廠愿意以2.5元/個的價格加工。但是,必須要有10萬個的數量條件。經營烏諾的邢明說,由于數量的限制我沒有加工,盡管這個價格非常誘人。北京約有2000臺烏諾,每臺車需要解體化油器50次,才能將這批紙墊用完。這也是大多數烏諾配件難以在國內找到仿制品甚至是偽劣產品的根本原因。
由于車的保有量很少,配件價格昂貴,維修服務商不能大量儲存配件,使一些很小的配件不得不從國外直接定貨,客戶維修、更換需要等很長的時間。為了降低配件的價格,經營烏諾多年的邢氏夫婦曾數次
自費去意大利與烏諾生產廠家聯系,最終不了了之。
修車必須往西跑
由于車的保有量很少,北京的服務站也相對較少,服務同業缺乏競爭。1998年,北京市汽修公司六廠曾做過烏諾的特約維修站。當時,汽修六廠出售一個正時皮帶的漲緊輪大約是60元,汽油泵的價格是156元,這個價格對于烏諾的車主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但是,一類維修企業昂貴的工時費用使汽修六廠沒能生存下去,很快就不再代理烏諾。此前,都靈沙龍一度曾是烏諾唯一的指定服務站。由于服務站少,車主橫穿北京城去修車的事并不稀奇。
在國外,對維修車間的封閉式管理是成功管理模式。但是國內車主對于修車的過程不能親眼目睹頗有微詞。李先生說,車主可以安逸地坐在休息廳里的沙發上等,但是修車的費用卻讓我很難安逸地坐在沙發上。幾乎每個配件的價格都能讓我大吃一驚。
在外地不如“小面”
可能與保有量少有關,烏諾車幾乎不丟。劉女士家住前三門大街一帶,八十年代初建的板兒樓沒有考慮停車的問題。每天晚上,劉女士都要將車停在路邊。盡管經常因為馬虎不鎖車,把四門大開的車“扔”在街上,但劉女士的車到現在也沒丟。買車時花一千多元配的以色列排擋鎖也成了擺設。一位曾在公安系統工作的朋友道破玄機,這車數量少,配件貴,偷了賣到外地,還不如“小面”價兒高呢。
烏諾的來歷
幾年前,尤女士曾出差去了趟意大利。不愧是菲亞特的老家,滿街的烏諾看著就親切。這款由“20世紀最佳設計大師”喬治亞羅設計的“世界車”代表了當時業界所倡導的樸實、簡練、流暢的實用風格。
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桑塔納、捷達、富康均剛剛開始批量生產。隨便哪一款國產車都要賣到17萬元左右。隨著國門打開,大量的東歐車以易貨貿易的形式涌進中國,烏諾就是在那時進入中國的。14.4萬元的價格、充沛的動力、靈活的操控性、細膩講究的加工工藝、全面支持身體的座椅以及電動車窗、中控門鎖、手動天窗等超前配置,無不給人以驚喜。
當年經手此事的老人多已轉行。但經營維修菲亞特車多年的邢先生卻曾多次聽來修車的車主講起當年易貨貿易引進烏諾的往事。這中間,既有中國機械進出口公司進出口處,也有汽貿總公司、機電總公司甚至許許多多名不見經傳的公司。其真偽今天已無從考證,但當年經營烏諾帶給人的榮譽感至今尚未消失卻多少可見一斑。
依靠與波蘭交換農副產品,這輛在國外售價為七八千美元的烏諾開進了中國。據說,菲亞特方面曾要求將車的銷售價格定在8萬元,而將銷售目標定為20000輛。但是由于當時的投資人急于收回投資,將車價一降再降。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烏諾的價格從最初的14萬多元,一路降到了8.5萬。最終只銷售了大約3000輛。烏諾正在以大約每年100輛的速度淘汰,今天的北京大街上,仍有將近2000輛烏諾。
[上一頁]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