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價格不菲,購車對于許多家庭來說都是一件大事情,就是天下第一富國美國,許多人在買車時也不是隨心所欲,而是遵循一定的程序去購置,這就是詢價、試車、付款和成交四個步驟。這四個步驟對于國內購車人士來說,也具有一定的參照價值,因此本文參插了一些美國人買車賣車的內容。
詢價也就是一個市場調查的過程。在選購汽車的時候,按照本身的經濟承受能力列出備選車型名單,然后用以下方式取得這些車型的詳細資料:
1、在馬路上觀察或乘坐這些車型的汽車;
2、從熟人或司機口中了解他們對這些車型的看法;
3、從報刊、專業網站查看有關這些車型的廣告和評價資料;
4、向經銷商索取介紹資料和詢問價格。
選擇經銷商是十分重要的事情。美國經銷商普遍實行“三位一體”的售車方式,即銷售、咨詢、保修為一體的服務方式,這些經銷商不僅要與其它公司的經銷商進行競爭,還要和與自己推銷同一車型的經銷商競爭。由于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的產品、品種、質量都十分接近,因此經銷商的服務質量和保修水平就成為競爭的主要方面,選擇的方式可從朋友推薦及從經銷商的接待方式去判斷,在買了車后可從他那里獲得什么服務。在國內也是如此,同一城市有多家經銷同一車型的經銷商,選擇信譽較好的經銷商可以省去很多麻煩,建議到有一定規模的經銷商或專賣店那里去選車,因為上牌及售后服務都有一定的保障。
美國經銷商的樣車陳列室,樣車的玻璃窗上都貼有價格說明,一般包含三方面內容。一是汽車制造公司建議的零售價;二是這個建議價包含的汽車規格和主要標準配置件;三是有哪些可供選用件及其分類價格;多數情況下還有經銷商優待顧客的折扣價,列出最后出售價。購車者與經銷商之間的討價還價就是在車廠批發價及最后出售價之間進行。當然,討價還價的程度與熱銷車還是滯銷車就有很大的區別。在國內,購車最好貨比三家,不要只接受最低報價,如果能提供較好的售后服務,價格略貴也是值得的。
試車是購車的關鍵環節。包括察看、駕駛、檢驗等項目,這要有開車經驗的人較好。察看先是檢查汽車的內、外觀,內容包括觀察選定的汽車與樣車是否一樣,車門門縫縫隙是否均勻一致,車門開啟是否靈活,門窗升降是否平順,油漆面有無刮傷,角落邊緣有無銹跡,座位有無污垢,輪胎胎面是否新凈等等,這些選車項目都是最基本的。在國內選購進口車時,要注意選購是中國規格的進口車,因為一般汽車大廠都根據不同地域的環境條件對出口汽車注明銷售區域。有些國外的汽車,它對燃油質量要求較高,如果使用不符合質量要求的無鉛汽油或柴油,時間一長發動機及催化器就容易出毛病。另外還有對配件的供應問題,非中國規格汽車往往會有買不到配件的情況出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對于非中國規格的汽車在中國國內使用,一旦出現故障廠方承不承擔全部保修責任,還是很有疑問的。
[1][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