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新車以前,一般人都要翻翻新車說明書。有些人只顧注意說明書上標出的款式、功率、價格等,而對于汽車設計上的優缺點則往往不太在意,這很容易導致在買車時出現失誤。那么,消費者應該從新車說明書上獲得哪些有用的信息呢?
![](/teach/step2/10305/pic/intro.jpg)
在整個說明書中,技術規格是最實在的,這部分內容全部量化,明白其中數字的含義,就會得知該車的性能等指標。
尺寸:最主要的是全車的長度和輪距。一般來說,車身越長,越難停止和駕駛,但可以有更大的空間載客和裝行李。輪距越大,乘坐越舒適,但轉大彎時比較困難;左右輪距越寬越能貼地,但駕駛時可能轉向盤較重。中等長度的車長一般為3.8米左右,前后輪距為2.3米左右,左右輪距為1.2米。
車重:車子越重,燃料消耗越大。當然,還要視駕車人的使用情況而定。
發動機:如果是頂置凸輪軸(OHC),適于高速動轉,但修理時比挺桿式氣門(OHV)成本高,而且慢速時性能較差。
曲軸:軸承越多越好,可減少高速時的震動。
傳動系統:離合器隔膜式的比彈簧壓力式的好,使用起來比較輕。自動檔修理成本較高且較費油。油壓式的離合器耐用,也較準確。變速箱的檔位越多越好,但修理費用高些。
制動系統:現在的汽車多為雙重液壓四路的制動系,較為完善。
以上內容都是客觀存在,將其作為選車時考慮的要素比較科學。而對于說明書中的其他內容,尤其是一般性介紹,不可不信,也不應全信。至于乘坐時是否舒適、駕駛是否方便,買車人自己上車一試即知,一些新設計是否合理,則只有等待時間的考驗才行。各位購車人士千萬不要被說明書中的廣告性語言搞得暈暈乎乎的,以致買車后使用時不知其所以然。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