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日,中國保監會批復了各保險公司新的車輛保險費率調整后,不少消費者因理解上的偏差,在選擇保險時無所適從,從而使新的機動車輛保險條款、費率的順利實施受到一定影響。
誤區之一:保險改革就是降費
費率升降一直是廣大消費者關注的焦點。業內人士認為,機動車輛保險改革實質是我國車輛保險管理模式上的變革,根本目的是通過改革,使我國的車輛保險從經營管理、產品、價格到運作模式能夠盡快與國際接軌。
在這次改革中雖然也涉及到費率問題,但并非一個“降”字所能概括。比如說:原來我們是一個條款一套費率面對不同的客戶、不同的車輛,而現在則要根據不同客戶群體的不同風險給出一個合理的價位。可能有的費率要升,有的要降。
誤區之二:車險改革是換湯不換藥
本次機動車輛保險改革的內容十分豐富,從中國人保所提供的方案看,主要增加了以下內容:按照不同客戶群體的風險需求提供個性化的保險產品(由原來的1個基本險條款增加到7個;附加險條款由原來的9個增加到12個);保險年度未發生賠款,續保時優惠最高可以累計到30%;在第三者責任險中,增加了事先征得本保險人書面同意的仲裁或訴訟費以及其他相關費用,但不超過第三者責任險責任限額(賠償限額)的30%;根據不同的車輛類型和用途明確和約定了不同年限的折舊率;增加了保險人的義務章節。其中:保險人接到報案后48小時內未進行查勘且未給予受理意見,造成財產損失無法確定的,以被保險人提供的財產損毀照片、損失清單、事故證明和修理發票為賠付理算依據。由此看來,新舊條款相比,更有利于被保險人,而對保險人要求更嚴格、更具體。
誤區之三:差異化費率保費反而更多
差異化費率的本質就是根據風險大小的不同確定費率標準。有的人感到實施新的條款、費率標準后繳費比以往多,是因為在以往車輛投保時,所繳保費與所存在的風險不對等,把自身應當承擔的部分轉嫁到低風險保戶身上。
誤區之四:只要少繳保費就是優惠服務
在保險業發達的日本,東京海上保險公司的車險保費雖然較同行業高,但所占有保戶資源一直占同行業之首,其原因就是東京海上服務優于其它保險公司。本次機動車輛改革,各家保險公司都極力改進理賠服務,力爭以優質的服務增強市場競爭能力。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機動車輛保險的售后服務與產品本身一樣重要,消費者在選擇保險公司時,應了解各公司提供服務內容及信譽度。
誤區之五:等優惠措施出臺再買不遲
目前,國內各家財產保險公司所推出的機動車輛改革方案都是得到中國保監會批準后向社會公布的。為使車險改革平穩、順利地進行,防止出現惡性競爭、擾亂市場秩序等現象,國內經營車險業務的10家保險公司于2002年11月26日達成行業自律協議。如此說來,“等等看”看不到別的結果。
據了解,自機動車輛保險改革實施以來,市場車輛保險數量與同期相比并沒有受到大的影響。當然,也有因觀望而損失慘重者。如消費者朱先生,價值40多萬元的轎車應于去年12月25日續保,只因等保險公司更優惠的政策而左顧右盼,不料在今年元月5日因大雪天地面濕滑發生交通事故,致使車體報廢,損失只好自己承擔。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