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湖北衛視《財經節目》陳偉:
(1)、此次會議上,東風很清晰地提出了發展輕型商用車的戰略,能否簡單概括一下這個戰略的核心內容?
(2)、此次提出了關于建立國際化輕型商用車公司的目標,圍繞此目標,主要采取哪些措施?
(3)、2002年銷售量為6萬多,銷售業績達到最好水平。2003年由于受到非典的影響,加上與臺灣裕龍公司的合組,2003年銷售業績上有沒有比較大的變化?
東風股份領導朱福壽回答:
(1)國際化是一個長期的全盤的考慮。甚至我們正在討論能否在中國建造能適應全球的輕型卡車。引進小型柴油機將作為我們下一部重要的發展大事。置身國際化公司需要做到:
產品系列化
設立商品研發院
把我們的汽車營銷在國內的成績大幅度提升
在出口上變集約型出口變成戰略型出口
研發新產品,研究全新的輕型卡車
(2)國際化輕型商用車到2007年達到20萬,2010年達到80萬,
(3)要確保今年的銷售目標,在效益上要有大幅度的提高。
4.《南方都市報》朱中奇:
(1)、在東風和日產的合作中,東風股份公司運作的獨立性體現在什么方面?
(2)、東風和臺灣裕隆剛剛成立的東風裕隆銷售公司與2001年底成立的東風裕隆除了股權的變化之外,在職能和營銷范圍方面有何不同?
(3)、東風股份公司為什么從卡車領域擴展到輕型客車領域?
東風股份領導朱福壽回答:
(1)、我們(東風股份)是以股權的形式進入到東風和日產的合資公司去的。我們與十堰的商用車公司是完全獨立的兩個公司。他們的產品是7.5噸以上的,而我們的產品是7.5噸以下的產品。
(3)、擴展到輕型客車底盤的制造領域是因為我們充分意識到了客車底盤在制造領域的決定性作用,而且7座-11座的輕型客車急需更新技術,我們非常看好輕型客車的這塊市場。
東風裕隆許國興回答:
(2)、2001年成立的東風裕隆股份公司是由東風汽車公司、東風汽車股份公司和臺灣裕隆公司共同出資組成,目前的新東風裕隆公司是由東風股份公司出資購買了東風汽車公司的股權,股東變為兩家。新老的東風裕隆股份公司在法律規定的營業范圍上基本沒有變化,只是在銷售區域和代理產品做了一些新的調整。原來是負責東風商用車公司在山東、廣東、海南3個省市的營銷業務,目前是負責股份公司輕卡系列產品的總經銷。
5.記者問題:
(1)、年度銷量7.2萬輛的目標能否實現,有什么挑戰?
(2)、與北汽福田競爭的優勢?
(3)、東風股份公司有無引進新品牌輕型商用車的可能?
(4)、商品研究院在名稱上有何創新的重要意義?
東風股份領導回答:朱福壽
(1)、上半年完成47%,與計劃的差距并不大,有信心完成全年計劃。
(2)、北汽福田的增長之快,也出乎我的預料之外。今年北汽福田的增長主要在1噸以下的產品上,1噸以上的產品,我們(東風)是第一位的。福田的優勢在小卡和1噸以下的產品。我們的劣勢就是由于嚴格遵守國家的法令法規,這樣與其他競爭對手競爭就失去了一些優勢。我們的優勢首先是共同生長在東風這個大家庭中;其次是對手的盲目擴張給我們的多元化整合提供了機會。
(3)、隨著環境的變化,我們的產品一定會逐漸的豐富起來。
(4)、我們將產品這詞賦予了商品的含義,改以往的產品開發部為商品開發部,也就是要求產品的開發人員要具有深厚的市場銷售意識。
[上一頁] [1][2]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