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經濟車車型價格體系從13萬元-15萬元,目前迅速下滑到9萬元-12萬元,歷時不到半年。
8月8日,東風悅達起亞正式宣布推出新改進的千里馬II型轎車,其1.3升GL僅為8.28萬元;1.6升最貴的GLSA/T天窗版為也不超過12萬元。同一天,上市才4個月的東南菱帥降價,降幅高達2萬元。9日,GOL四門轎車也以9.23萬元和10.38萬元低價殺入市場。而就在幾天前,同為1.6升的嘉年華也全線降價,降幅高達1萬元。 ![](/news/hyxw/10308/pic/030813k2007jianianhua.jpg)
低價入市身不由己
東風悅達起亞總經理鄭達玉在新聞發布會上一連說了幾個“不愿意。”他表示,目前千里馬的價格已大大低于它本身的價值,廠方定下低價,實屬不情愿。據了解,千里馬II相對于原來的千里馬,在保持了原有優點外,增添了水晶燈組設計、將原有的單安全氣囊配置改變為雙安全氣囊、整體內飾都變為淺色系列、增加了天窗、加強了發動機艙的隔音設計等。
而嘉年華和菱帥都是上市剛半年或不到半年的“新車型”,價格下落之快出人意料。經銷商認為,汽車作為大件貴重消費品,價格變化太快,很可能會影響到消費者對于品牌和車型的信任度,也會滋生更強的待購情緒。 ![](/news/hyxw/10308/pic/030805k2007lingshuai.jpg)
市場逼著“跳水”
某市場人士透露,其實國內車價格“不由成本決定,而是廠家想當然,市場壓力大了就掉一掉。”這種做法也顯出企業的市場戰略,大多是一種短期行為,能賺一筆是一筆的心態依然沒變,忽視了企業長久的形象和產品真正價值。
此次國產經濟車型價格集體滑坡,卻沒有給各品牌經銷商和消費者帶來驚喜。“降價很正常,再等等還能便宜。”消費者如此說。廣州汽車市場經銷商則認為,“廣州地區經濟型車一直不是汽車消費的主流力量,最近1.6升車價格集體降低又給下游的經濟型車帶來不小壓力,相信市場上已有的10萬元左右經濟型車還有價格下滑的可能。”
[1][2]
[下一頁]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