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勝利有個特別的看法,作為一家地域性小汽車公司,他認為沒有必要在產品開發上做太多的投入,因為你的實力無法和國際大公司相比,他們能夠不斷地技術創新,而你做不到,你只要跟著走就行了。鄭州日產這樣的企業只能如此定位。
所謂自主開發,目前就是針對中國市場的特點,搞差異化開發,使之更適合中國人的消費口味。完全的自主開發,中國企業還沒有這種實力。你搞幾年,可能什么成果都沒有,實際上是很大的浪費,不如扎扎實實地搞差異化開發,在中國生產。效益對企業來說太重要了,不賺錢風險就很大,撐不住就只有垮臺。差異化開發也不簡單,真正能做到也很不容易。臺灣的裕隆、中華之所以能夠生存,走的就是這條路子,他們用的很多都是高新技術。這樣做并沒什么壞處。
就世界經濟一體化而言,為什么要分中國技術還是外國技術?有可能做自己品牌就做,沒有可能,何必非要勉強,因為你要的是你這個地區的經濟繁榮,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能達到這種目標就行了。
就汽車工業來講,外國公司進入中國,最終也逃脫不了“地產化”。非要搞自己的品牌,實際上還是靠別人扶著你走路。
郭勝利表示,從長遠講,采購也好,銷售也好,要降低成本,最終肯定是走集團化的路子好。但是什么時間進入,以什么條件進入,有個時間過程,要選擇恰當的時機。當前首先是要把自己做強、做大,要有自己的特色,否則人家憑什么要你?難道讓你去重復生產人家現成的產品?鄭州日產要求的是“我對你有益,你支持我發展”。只要自己有特色,這個集團不行,可以選擇另一個集團。進入哪個集團,由你來選擇它,而不是由人家來選擇你。(經濟日報)
[上一頁]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