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新聞社》報道:“非典”疫情發生后,鄭州旅游、餐飲、娛樂等行業大受影響,“非典”改變了鄭州人的生活、消費方式,在這種變化中,也給鄭州車市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商機。
據記者了解,自上個月中旬以來,因受“非典”的影響,鄭州的汽車市場和各大汽車專賣店里明顯冷清,人氣兒急劇下降。但在這種冷清的同時,實際購車者卻大量增加,十萬元人民幣左右的經濟型轎車最受青睞,成為車市增長的主力。
采訪時,鄭州一位經銷商透露,現在,看車的人少了,但成交量卻在增加。最近半個月的銷量比平時一個月的銷量還要多,十萬元左右的經濟型車表現尤其搶眼,短短半個月就售出該類車一百多輛。
一家主銷公務車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務車在近期的表現不如家庭車,但受影響不大。由于異地客戶受到一定程度的阻隔,生意受到影響,但就鄭州而言,私人購買者明顯增加。一位消費者對記者講,原來想再等等新款轎車,但“非典”疫情發生后,只想趕快買輛車,好給自己創造一個相對安全清潔的私人空間。
另據了解,鄭州部分汽車廠商和經銷商借“非典”帶來的“商機”,推出一些優惠活動,其中一家公司竟對外宣稱,凡醫務人員,憑工作證和單位證明前來購車的,可享受八千元左右的優惠。
對于鄭州汽車市場的非常升溫,有關業內人士稱,一來是天氣漸熱,每年的這個時節都會出現一次行情;二來油價下調,也是一種動因;最重要的還是來勢洶洶的“非典”疫情,為了擁有一個相對私人的空間和安全的代步工具,很多有購車計劃的人提前付諸行動,一些可買可不買的人也加入了購車的行列。
據一位剛剛購車的王先生講,他的購車計劃是半年之后,但現在因為“非典”搭公交車不安全,自行車太慢,自己有車,心里踏實,晚買不如早買。
據有關經濟學家分析認為,因為“非典”而導致的汽車消費增加只是一種短期市場行為。此次行情是由本應在半年時間內逐步釋放的購買潛力因為突然事件而提前釋放的。當這一批消費者的購買量逐漸飽和后,接下來考慮的是誰來填補這個空白。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