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SUV市場,可謂是百花齊放,異彩紛呈,市場越來越大,銷量越來越多,用途也越來越廣。于是,千軍萬馬齊上陣,各品牌不僅僅是冠以SUV作為宣傳賣點,而且都聲稱自己是"正宗"、"血統"。有一些人把它分流歸派,名曰"這是純粹的","那是改型的","它是名門正宗","它的出身微卑",等等,也有些企業根據自己的產品提出所謂SUV的新標準,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連很多專家和業內人都劃不明白、說不清楚的事,到了他那里好像涇渭分明了。
其實,SUV本身就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就像桔子蘋果都是水果、蘿卜白菜都是蔬菜一樣.只要具備以下三條,就可統稱為SUV。要有多功能性,既能載貨又能載人;具備運動性,越野性,不管是四驅和兩驅,只要能適應復雜的路面,有良好的安全性、通過性就行;具有轎車的舒適性,配置比較高檔。大可不必追根求源,非要分出個子午丑牛來。"名門正派"也出"不屑子孫";"高貴出身"也有"紈绔子弟";身世貧賤也能成棟梁之材。
一位記者說得好,"英雄本無相",管它什么的成份、出身、籍貫。市場銷量、用戶認可才是硬道理。不論什么樣的SUV都要受到市場檢驗,判斷的標準不外乎以下幾點,一是外觀新潮,有個性;二是安全可靠性能好;第三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要有一個優越的性價比,符合國情,大多數用戶能夠接受。
所謂"性價比",是個分數,性能質量是分子,價格是分母,無論分子分母的變化都會使分值改變,增加配置是提高性價比,降低價格也同樣是提高性價比,所以我們不能說價格高就是高檔,價格低就是低檔。并且,價格低并不意味著它的技術含量低,關鍵是要有一個很高的性價比。而打造高性價比的產品體現一個企業的技術和開發能力、管理水平、成本控制、綜合實力等諸多因素。只是因為價格便宜,就被說成是技術含量低,這是汽車界的一個誤區。
如今的用戶非常務實,花的是自己的血汗錢,買車對于他們主要不是為了炫耀于人前,而是為了解決實實在在的出行的需要。他們會在價格和性能方面做仔細的權衡,價格高大多數群體不會接受;價格太低了犧牲配置導致性能下降的也會被排除。只有價格合適,功能、性能又不錯,出了問題又好修理的車才會最終獲得認可,這個選擇的過程簡單而又殘酷。
[1][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