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非典毒魔作祟,國內車市近來仍保持著不低的增長勢頭。在上海,別克君威、廣本新雅閣、寶來和奇瑞等許多熱銷車品牌的專賣店依舊門庭若市。上汽集團4月份銷售各類汽車6萬余輛,其中轎車銷售4.6萬余輛。 在北京,車市成交率是往年同期的4倍。據北京市交通委統計,從4月下旬開始,北京地區每天都能銷售七八百輛車,4月20日左右一天甚至賣掉900至1000輛,是正常情況的1倍。
有人由此得出非典刺激了國內車市的結論,筆者認為下這種結論未免過于草率,不敢茍同。其實仔細分析兩地情況就可以發現,北京汽車熱銷主要是因為消費者心態發生了變化,由于非典因素,絕大部分潛在消費者選擇了果斷購車而不再徘徊觀望,以減少可能存在的傳染途徑,保證自己在非典期間的外出安全。
上海的情況與北京有所不同,市民并不因對搭乘公交工具心懷恐懼而急于購買私家車。因此,從消費者的購車心態來看,京滬兩地車市紅火,起因并不完全一樣。在上海的購車者中,不排除也有因非典原因而提前買車的,但銷售商的反饋顯示,這類情況并不很多。事實表明,近期上海車市的旺銷局面,是汽車制造商和經銷商拓展市場共同努力的結果。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專家認為,近期來車市火爆,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從去年起銷售一直紅火,購車族不斷擴大,市場保持慣性;另一方面,車市有自己的較為固定的銷售旺季。春節、五一、十一等長假前,都是銷售旺季;因而4月份歷來就是旺季。
汽車銷售市場,有自己的冷熱曲線。滬上幾家汽車銷售商日前表示,非典目前并沒有給車市帶來太多變數。但業內專家認為,非典如果持續,將不可避免帶來車市的負面影響,其可能造成的“新車上市延期”、“談判項目拖后”等一系列問題,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關注。業內人士注意到,4月車市火爆之后,擔心的聲音已開始響起,預計,今后幾個月的非典疫情對車市的負面影響將逐漸顯現。
在4月的上海車展上,新露面的車型有近30種,這其中有不少主力車型,都是準備在6、7月間或下半年上市銷售,其中包括上海通用的凱越、上海大眾的三廂POLO、廣州本田的飛度、廣州風神的日產陽光、一汽大眾的高爾夫等等,這些“重磅炮彈”一直被認為是刺激下半年車市的源動力。
目前,從各廠家獲取的消息來看,由于有些外方技術、設備調試人員不能按時趕到,個別車型的規模生產日程會拖后,裝配線將無法按期生產。這樣一來,使得今年夏天或者說下半年的車市亮點減少,無疑將影響消費者的熱情。同時,由于非典造成部分行業的虧損,購買能力的下降將在年底和明年初有所體現。
此外,部分車型由于非典而出現的熱銷現象終究是一時的,雖然,目前汽車企業的生產經營正常,但難以保證在整個非典期間不會出現波動,所有這一切都給我國車市帶來變數,中國汽車業正面臨考驗。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