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短信中心全新推出“汽車動態”短信訂閱,第一時間看最熱、最激、最精彩的資訊!還猶豫什么?快快加入訂閱吧! 根據國內目前的經濟水平狀況,我們一般把15—20萬元之間的車輛統稱為中級車,而由于近年車市價格變動頻繁,所以價格范圍又可下延至13萬元。本文涉及的對象便是價位在13 -20萬元之間、車型外型/內尺寸比較寬敞,兼有公務、商務、私用功能的中級車。
從2002年的市場狀況看,中級車總銷售量達23萬輛,同比增長73%。今年以來,去冬今春上市的威馳、索納塔、福美來、中華、賽納、菱帥構成了中級車的新生力量,今年1至5月中級車的銷量已經達17.45萬輛(其中新車的貢獻度為27%,高于去年2個百分點),如果中級車繼續以此速度發展的話,加上今年下半年還有多款新中級車面市,屆時中級車市場需求量可達42萬輛,占整個乘用車市場的25%以上(1—5月為23%)。
從我國轎車工業的發展歷史來看,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中級車型與之適配,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功勛卓著的“老三樣”
桑塔納捷達富康
20世紀80至90年代中期,中級車依靠公務車市場來支撐其銷售量,用戶流向基本是公務、商務車和出租車,到1996年時桑塔納、捷達、富康三巨頭市場占有率達70%。到1998年時,中級車還有2/3的份額,也依然由桑、捷、富主宰市場。但進入21世紀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后,車市競爭越來越激烈,車市價位頻繁調整,老三樣普桑、捷達、富康已先后進入與經濟型轎車競爭的區域,價位徘徊在9至12萬元之間。
動態調整中的中級車
寶來福美來中華威馳索納塔2.0菱帥賽納
2001至2002年間,業界已經明顯地感到,現有車型不能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為此汽車廠家紛紛加大引進或開發力度。這可以從近3年上市的車款略見一斑:2001年僅一款車(寶來);2002年有3款(福美來、中華、索納塔);今年1至4月已經有2款(菱帥、賽納),下半年還有4款(凱越、陽光、高爾夫、新桑塔納2000 )。經歷了2001年、2002年經濟型轎車私人消費高潮之后,人們的消費重點已經從初期的擁有車,進入到“要一輛與身份相稱的車”。隨著車型生命周期越來越短,新中級車頻頻上市,為用戶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也將帶動用戶提早成為“有車一族”。
寶來1.6 /1.8 L、愛麗舍已經取代新捷達王和富康988成為一汽—大眾、東風雪鐵龍的主力中級車。今年以來,東風雪鐵龍又調整了產品策略,把新推出的賽納2.0作為中級車,而將愛麗舍降格為介于中級車和經濟型轎車之間的車型,說明愛麗舍的市場定位正在往下走;威馳有著誘人的外型和精致的內飾,雖然車型小、價位跨度大,但仍吸引了一批年輕用戶,據悉用戶最能接受的是價位在13.5—14.5萬元的中端車,說明用戶沒有接受威馳大跨度的價格策略;中華轎車自去年8月上市后銷售形勢一直不錯,進入3月份后為穩定銷售,華晨于5月20日推出2.0 AT,同時調整了中華系列車價;菱帥今年3月上市,剛銷售了3個月,勢頭甚猛,這是所有新車上市的一般規律,菱帥真正的市場競爭力還要看今年下半年的銷售走勢;索納塔抗非典版是北京現代在非典形勢下應運而生的車型,實際是廠家讓利了1萬元。
[1][2]
[下一頁]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