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短信中心全新推出“汽車動態”短信訂閱,第一時間看最熱、最激、最精彩的資訊!還猶豫什么?快快加入訂閱吧!
![](/news/yjpl/dtdp/10306/pic/030625k2007passat.jpg) 在當今中國車壇,哪一個廠現在可以年產50萬輛轎車?上海大眾。首先是它的生產能力首屈一指,其次是它的產品覆蓋面極廣,市場潛力巨大。
先說桑塔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普桑,已生產20年,保有量極高,質量穩定,維修價格低,配件充足,維修網點遍布中國。城鄉皆宜,公私兼用;再說桑塔納2000,既有普桑優點,又比普桑寬大,更適合公務和商務的使用要求;第三是帕薩特,在20多萬元的價位上,全面占有了桑塔納的公商務用車的更新需求,同時還有一批私家車市場。帕薩特的造型既有現代的時尚感,又穩重大氣,空間寬大,工藝嚴密,底盤性能扎實。第四是POLO,歐洲同步的家庭車,技術領先,造型時尚,尤其受到城市白領的追捧。第五是GOL,開中國兩門車之先河,采用普桑發動機,技術成熟,造型不落潮流,價格極有競爭力,適合作為入門車,尤其是年輕人或三口之家,孩子放在沒門的后座上,安全放心。而遍及全國的售后服務體系則是上海大眾的又一競爭利器,基本是能修轎車的地方就能修桑塔納。上百萬的桑塔納保有量又使其零配件量多價廉。
由于上海大眾最早形成了規模生產能力,因此有明顯的成本優勢,同時產品與品牌經過多年耕耘,也比較有號召力。拼價格也好,拼產品也好,上海大眾都有幾手好牌在手。雖然如此,上海大眾的產品營銷仍然值得反思,為什么?一,產品定價自亂陣腳。高端與低端產品沒有形成一個良性臺階,常常是新產品推出,首先壓迫自己的產品,結果自家陣營先亂了。二,沒有充分利用市場的嘗鮮心理。如帕薩特上市前,消費者對該車抱有極高的期望。第一批消費者是最熱切的用戶,是沖著最好來的。這時市場有接受高價的能力,賣低價企業就吃虧,但賣高價不是生生地把價格拔高,而應該有合理的配置基礎,為后來的低價車型搶市場份額留出空間來。如果把產品的上市順序反過來,先上市2.8的頂級車以及較高配置的1.8T型,高舉高打,再根據市場需要推出1.8的基本型,相信其價格體系就不會出現較大的變動。在POLO身上,我們又一次看到如此的敗筆。先出1.4,后出1.6,1.6的價格并不高,結果也沒出現廠家希望的熱銷。三,市場預測能力弱。由于沒有及時抓住POLO1.4自動擋熱銷的機會,失去了一批用戶。GOL也是如此,入門版沒有空調,結果招致消費者一片噓聲,匆匆收回。因為夏日的中國,黑龍江與海南島一樣,沒有空調暑熱難耐,簡直不能叫轎車。
筆者冒昧猜測,只要上海大眾營銷對路,3年內定能銷量過50萬。面向城鄉,靠價格與口碑開道,普桑與2000應該能恢復往日雄風,破20萬大關;以帕薩特的性能與適應面,銷量應該在12萬到15萬輛;而面對中國經濟的增長,白領階層的迅速崛起,POLO及POLO三廂應該突破10萬輛;GOL走低價路線,賣出5萬輛應非難事。何況還有新車型增加銷量。上海大眾曾經第一個達到年銷量20萬輛,相信也會是第一個沖出50萬輛大關的轎車廠。
[1]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