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今年新增的6家經銷商確定,新老經銷商將同臺競爭。由于市場先入,后者應該具有許多有利條件,包括市場推廣經驗、管理與技術力量以及業界的口碑。《汽車品牌專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規定:“國產汽車與進口汽車實行分營政策”,不過這難不倒進口寶馬的經銷商。上海寶德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在淮海中路、虹梅路和浦東有3家展廳,到時候拿出一家展廳銷售國產寶馬就是了。至于售后服務,進口和國產寶馬共享統一的服務體系,和奧迪一樣。但是老經銷商也有自己的缺陷,他們以往做的大部分是批發業務,直接客戶的經驗并不充分。
國產寶馬是一棵搖錢樹
賈新光認為,寶馬進入中國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中國消費者對寶馬有很好的品牌認知度,根本不需要經銷商再花大力氣進行市場的拓展。經銷商看中的正是寶馬可觀的品牌價值和良好的產品口碑,所以才會爭相投資激烈爭奪國產寶馬的經銷權。
“國產寶馬是一棵搖錢樹,誰拿到了經銷權誰就可以大發一筆。”一位經銷商意味深長地說道。他為記者粗算了一筆賬:3年之內,寶馬的經銷商將發展到60家;而10年之內國產寶馬的銷量將達到75-80萬輛,分給60家平均每家每年分到1250輛左右。按每輛國產寶馬年終返利2萬元計,每家經銷商每年可以獲利2500萬元左右。這還不包括其他環節的收益,如車險、保養維修、銷售服務費用甚至“加急費”。
這位經銷商告訴記者:“新雅閣可以收3萬元‘加急費’,國產寶馬要收3萬元也就沒有什么奇怪了。”他話鋒一轉,“當然,我們賣車的利潤雖然不低,可是與廠商相比就小巫見大巫了。75萬輛,每輛至少10萬元的利潤,10年就可以賺750億元,平均每年75億元。”如此,國內數十家經銷商為6個名額爭得“頭破血流”也就不難理解了。當然上述的計算只是一個理想狀態,國產寶馬的產量在剛開始并沒有這么多。像今年大約在5000輛左右,30家經銷商平均每家不過100-200輛,明年的產量大約在2-3萬輛。基于產能限制,國產寶馬鋪網的速度不會很快。
[上一頁] [1][2][3][4][5][6]
[下一頁]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