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福:每個企業和人一樣都是有苦惱的,沒有說什么時候沒有苦惱的。就是不同的時候有不同的苦惱,民營企業生產汽車,我想前景是廣闊的。
主持人:網友有一個問題,現在推出來美人豹現在開始銷售了嗎?
李書福:七、八月份。
主持人:價格已經確定了嗎?
李書福:初步定16.8萬,最終還要研究。
主持人:上海的網民提問題,上海吉利生產的車是不是在整個系列里算最貴,最貴要多少?上海華普生產的轎車的價格應該是多少?
李書福:現在有一款已經投放市場的大概七萬元。
主持人:一個網民跟你提建議,吉利應該生產SUV,因為市場非常火爆,市場前景非常好,你們現在有沒有這種打算?
李書福:市場需求是分各個方面的,不同的用戶有不同的需求。吉利盡量滿足用戶的需求,SUV要根據情況,我們會在考慮和研究范疇之內。
主持人:有人說把民營企業歸咎為一種現象,非常有勇氣,而且對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是一種刺激,這可能是個老問題了。談到這個,如果我們再提這個老話題,您現在的感受是什么?
李書福:我覺得中國汽車工業需要象吉利這樣的企業的存在,需要有李書福這樣的人的存在。這樣有利于中國汽車行業進一步的發展,也有利于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有利于用戶買到經濟實惠的產品。我覺得市場經濟是一個有規則的、有法制的、競爭的經濟。各方面的力量都參與這個競爭的話,就會有利于這個市場競爭。
主持人:一個aaa的網友問,我是一個準備買車的工薪階層,很喜歡吉利和羚羊這樣的車,請問李董事長,這兩款車還能降價嗎?
李書福:市場經濟我講是競爭的經濟,就是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有不同的定價策略,有不同的制造成本。能不能降價現在我還不知道,根據競爭的需要,在什么時候調整價格,什么時候增加配制。我想現在這樣問我很難回答。但我們堅持的一個原則那就是 “價格最優,性價比最高,同種車中最好”。
主持人:很多業內人士包括我們覺得作為一個鰱魚可能是一個真正的概念,真正民營企業要想得到發展,民營企業需要變成一條龍,這是一個客觀規律。請問李總,你在發展你的汽車產業的戰略上有什么一些新的打算?
李書福:以前我們是條刺激市場的鰱魚,但我們現在希望變成一條老百姓喜歡的草魚,一個企業的生命力是在不斷的競爭的,不斷的成長,不但的提升。
李書福:我們要根據汽車發展的規律做事情,汽車工業是資本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大規模專業化的產業。根據全世界工業發展,總結出來全世界的同行們都是這么認為的,我們也這么認為。吉利的汽車產業需要走這么一個道路,這是一個基本規律。所以我們在這方面要積極的創造這個條件。比方講資本密集,我們連接全球的資本市場,國內外資本市場。
李書福:人才密集我們把在全世界范圍之內尋找人才,我們送他去培養,還有就地培養。也就是說請進來、送出去和就地培養三個方法結合起來。比如說我們請一些人,比如從奔馳公司、寶馬公司等等,包括南京菲亞特總工程師等等都邀請到吉利來了。我們把員工送到日本去,送到其他國家去進行培養。我們自己辦大學,比如北京吉利大學、吉利技師學院,培養技術工人,這樣解決人才問題。
李書福:技術問題我們通過全球合作,比如說我們跟德國的合作,跟意大利的合作以及韓國的合作,開發不同檔次的不同的車型。最近我們還要找一些更廣泛的合作,有些現在還不能公開,總的來講我們全球技術合作,全球產品合作,和全球戰略技術的合作,我們都在按計劃來做,這樣解決我們的技術問題。而這種合作都是找世界上的頂級公司,全球一流的公司進行合作。還有大規模專業化,我們按照汽車工業發展大規模專業化的發展。
李書福:我們有上海、寧波、臺州等四個基地,都是大規模、高標準的,分種類、品種,吉利的發展,根據汽車工業的基本規律,在一步步的做。沒有偷懶,很踏實的一點點做。最終的方向就是要建立一個擁有自己獨立自主的知識產權和自己的產品品牌,只有這樣才能參與全球汽車工業的競爭。要想把中國自己的汽車能夠開向世界各地,在中國的大街小巷能夠看到中國人自己的產品。這是我們想實現的,也是我們奮斗的方向。
主持人:李總真是胸懷大志,我想對于中國汽車產業來說的話,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包括自我品牌,好象是一個比登天還難的事情。我們現在已經看到了一些汽車公司,通過各種努力打造自己的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我想吉利肯定在這方面有自己獨到的想法,或者是有自己已經成熟的想法,吉利的品牌應該通過什么方式來打造?是通過購買技術,還是通過自己開發,還是通過聯合?
李書福:我剛才已經講了,我們會根據汽車工業發展的規律來做,打造一個品牌不是一年兩年,一天兩天的事情,它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五十年、一百年,因為汽車行業的競爭跟其他行業不同。
[上一頁] [1][2][3][4][5][6][7][8][9][10]
[下一頁]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