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關于增程技術“優劣論”的辯論得出結論后,近兩年里涌現出諸多主打增程汽車的新品牌;在這些品牌里有哪些是你喜歡或認可的呢?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
同時也是一個比較刁鉆的問題。
因為只要給出答案就會顯得有“站隊”或“充值”的嫌疑,不過看起來有不少汽車愛好者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那就來講兩個筆者相對認可的品牌;但是依舊要給出前提,那就是個人依然不會去選擇其汽車產品,主要原因是用不到。
![](http://img.pcauto.com.cn/images/upload/upc/tx/autohm/2502/07/c6/479457811_1738906220204_830x600.png)
深藍和零跑
在一系列主打增程汽車的品牌里,筆者較為認同的是長安汽車旗下的深藍品牌和新勢力陣營里的零跑汽車。
原因為:
技術的價值不在于超級,而在于普及。
這句話不是個人所講而是來自長安汽車的一則文案。品牌文案往往是沒有什么內涵的,但是這條文案例外。因為就是這么一個道理,有價值的技術一定是主流車可用的技術;是能夠讓支撐汽車市場的主流汽車消費人群用得上的技術。反之,如果只能用于價格高昂的高端車,這樣的技術不看也罷。
![](http://img.pcauto.com.cn/images/upload/upc/tx/autohm/2502/07/c6/479457828_1738906221952_830x600.png)
推動插電增程驅動技術于主流車上應用的汽車品牌,現在看來正是深藍汽車和零跑汽車!比如深藍S03和S07,零跑汽車的C10/C11和上市在即的B10/B01。這些車的門檻價無限接近10萬級,在15萬級以內已經有豐富的選項。反觀其他主打增程汽車的品牌,其主力車型還是售價在20萬級左右起步的中端車和高端車。
所以給出這兩個品牌好評雖然顯得主觀,但也有客觀依據。
只不過增程技術真有那么好嗎?
![](http://img.pcauto.com.cn/images/upload/upc/tx/autohm/2502/07/c6/479457829_1738906223419_830x600.png)
增程混動相較于普通混動有明顯優勢,原因在于產品特點完全相反。增程混動,大電池、小油箱普通混動,小電池、大油箱
增程汽車的本質是“電動汽車+增程器”的組合,其保留了電動汽車的所有特點;駕駛模式也是以純電模式為主,增程器只是作為偶爾的長途駕駛來使用。所以增程汽車的“純電續航里程”總會長一些,即便是價格相對低的深藍汽車或零跑汽車的增程車產品,其純電里程也能輕松超過100公里,達到200~300公里也不算夸張。
并且寧德時代打造出的增程方案可以達到純電續航400公里的高標準!這些車在節油減排方面才是真正有價值的。
![](http://img.pcauto.com.cn/images/upload/upc/tx/autohm/2502/07/c6/479457845_1738906225036_830x600.png)
普通插電混動汽車的特點更偏向燃油車,不論是驅動方案還是純電續航里程。主流車里的普通插電混動汽車純電續航里程至多不過上百公里,一部分車輛只有50~70公里左右;這就注定車輛的使用成本會高于同價位的增程混動汽車,在節油減排方面的價值也要低一些。并且內燃式發動機和電動機的動力曲線不同,兩類型的動力單元同時驅動車輛行駛的駕駛感受也與增程汽車存在差異。
![](http://img.pcauto.com.cn/images/upload/upc/tx/autohm/2502/07/c6/479457863_1738906226181_830x600.png)
綜上所述,增程汽車更適合主流車用戶,所以推進增程技術下沉到主流車上使用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當然這也不是全面否定那些面對主攻中、高端汽車市場的增程汽車品牌,其在對應市場中能夠起到提升增程技術認同的意義;只不過現在的認可度已經足夠高,是時候開始技術下沉了,在這一方面確實要給深藍汽車和零跑汽車以好評。
那么下一階段值得關注的增程汽車品牌又會是哪一個呢?
筆者認為應當有某星品牌,某圖品牌,以及某風品牌。
![](http://img.pcauto.com.cn/images/upload/upc/tx/autohm/2502/07/c6/479457864_1738906227393_830x600.png)